◎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當存在太多選擇時,消費就會受挫。以葡萄酒為例,僅在加利福尼亞就有超過1000家葡萄酒釀造廠和5000多個葡萄酒品牌。《葡萄酒鑒賞家》( Wine spectator)雜志公布的葡萄酒年度排名結果中大約列出了24000種各不相同的葡萄酒(如果每天喝瓶,那么至少要用超過65年的時間才能喝遍每種酒。最終你可能因為年紀太大而記不住哪種葡萄酒是你最喜歡的。
有這么多的選擇,你也許會認為美國人飲用了大量的葡萄酒。但是我們不這樣認為。在美國,葡萄酒的人均消費僅為法國的1/10,意大利的1/9,即使一個普通德國人也比一個美國人要多飲3.5倍的葡萄酒。
由于有如此多的小型葡萄園,如此多的不同種類,以及許多對口感有獨特品位的葡萄酒鑒賞家,葡萄酒行業似乎還需要增加些品牌。“這就是葡萄酒行業發展的方向,”行業專家指出,“葡萄酒需要更多的品牌、更多的收獲釀造期和更多的種類。”“每一畝地都有它自己的品牌”似乎就要成為一句箴言。
這也許是葡萄酒行業的規則,但并不是打造品牌LOGO設計的法則。有天,總會有某家公司能像絕對伏特加和杰克丹尼分別在伏特加和威士忌領域中所做的一樣:建立一個強大的全球性品牌。你會發現伙伴定律在零售領域里也同樣發揮著作用。一家商店可能會經營不下去,幾家商店在一起則會生意興隆。與延伸到城市的每個地區不同,二手車經銷商們沿著“汽車行”形成一個群體。一個經銷商遇到生存危機的地方,好幾個經銷商聚集起來卻會蓬勃發展,這就是伙伴定律的威力。
在任何一個大城市里,你都可以看到伙伴定律被運用。類似的商業組織傾向于聚集在鄰近的區域。例如在紐約市,你會發現服裝市場在第7大街,金融區在華爾街,鉆石市場在第47大街,廣告公司在麥迪遜大街,劇院在百老匯,特色餐廳在西57大街藝術畫廊在SoHo區。
把相似的行業聚集到一起都是很有意義的:第一,由于不僅僅有一家商店出售一類商品,一群相似的商店會吸引更多的顧客來到這個區域。第二,顧客們可以很容易地在一些商店之間對比購物。如果沒有了比較,顧客們感到一些公司可能會占他們的便宜,甚至會侵犯他們的利益(航空公司在這方面具有聲譽)。第,有競爭近在身旁,會促使公司彼此關注對方。公司總想明白它們行業的趨向。
好萊塢星球( Planet Hollywood)為它的餐廳在城市中找到個最佳位置,就是在它的主要競爭對手硬石咖啡( Hard RockCafe)對面的街道。對主題餐廳感興趣的人們已經被硬石咖啡店吸引到這個區域,而他們也很容易被吸引穿過大街到好萊塢星球餐廳用餐。類似地,對一家漢堡王特許店來說,最好的位置就是在麥當勞的街對面。
以密蘇里州的布萊森( Branson)為例,它宣稱自己是“世界音樂秀之都”。在一個人口只有3706人的小鎮上,一家音樂劇院很難維持下去,有40家一同經營就會繁榮。這都是伙伴定律的力量。
你的品牌標識應該歡迎良性競爭,它常常會把更多的顧客引入這品類。
要記住,沒有一個品牌會永遠擁有整個市場(當然,除非它是一個政府支持的壟斷行業)
事實上,一個具有支配能力的品牌要達到多少市場份額呢?我們的調查表明,50%大約就是上限了。
聯邦快遞在國內隔夜達的包裹快遞市場上占有45%的份額,可口可樂占據了國內50%的可樂市場。如果市場份額超過了50%,你就應該考慮推出多重品牌,并不僅僅是產品線延伸,而是分開的獨立的品牌。